今天是:
党建引领聚合力 协商为民显担当 ——小市街道政协工作纪实

  近年来,小市街道党工委将政协工作作为凝聚共识、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搭建多元平台、优化服务保障,推动政协职能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的鲜活实践。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政协工作根基

  强化党政统筹。街道党工委始终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加强对政协联络组的领导,并作为推动街道发展、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听取政协联络组工作汇报,共同研究确定“有事来协商”年度计划等重点工作任务,使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党工委与政协联络组的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提案办理制度等,定期向政协委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协商议事制度,打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激发委员履职活力。深化思想引领。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为总牵引,邀请委员参加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组织委员共同调研杜家街社区阵地、中码头农贸市场、宝莲街建设等,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搭建多元平台,强化协商协同联动

  打造实体阵地,夯实协商基础。街道党工委积极为政协委员履职搭建平台,高标准建设政协委员联络站,完成街道“有事来协商”工作室和5个社区议事室建设,规范协商议事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杜家街“有事来协商”议事室自20242月投用以来,迎接市、区政协调研指导10余次,开展协商活动15场次,有效解决水电校红绿灯安装、黄果苑小区管网建设等民生问题8个。强化协同联动,创新工作模式。街道党工委推动政协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政协委员工作站为载体,创新融合“有事来协商+小市管家+网格员”,将政协委员的专业优势、“小市管家”的贴近群众优势和网格员的精细化管理优势相结合,政协委员下沉社区,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以上,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围绕民生实事,用好民主监督。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工委每年组织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视察监督4次,促进相关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对小市街道中码头便民交易点进行视察监督活动中,委员们对便民交易点的市场管理、卫生治理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市场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强化服务保障,优化履职环境与成果转化

  落实经费保障。街道党工委坚持“委员有所呼、党工委有所应”,积极为政协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安排专项资金20余万元建设委员联络站、协商议事室,落实政协联络组活动经费,改善办公条件,确保街道政协工作有序开展。强化服务保障。为政协联络组配备专职联络员,建立“一委员一档案”动态管理机制。联络员定期与委员沟通联系,了解委员需求,为委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和收集社情民意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资料等服务,委员们撰写的《关于尽快推动龙马潭学士山项目落地建设的建议》等多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相关部门重视,部分建议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促进成果转化。党工委建立政协履职成果转化机制,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成果落地见效。对于一些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问题,党工委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解决。例如,在解决小市上大街社区417户老旧小区智能水表户表改造问题时,党工委通过争取市、区政协支持,与多个部门进行多轮多层次协商,最终按照“一事一策”方案予以特事特办,让居民用上了独立水表,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彰显了政协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