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莲花池街道政协联络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耕基层协商民主、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推动政协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
筑牢桥梁根基,构建三级联动组织体系
街道政协联络组始终坚持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以“三专机制”夯实履职基础,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专人专责强架构,明确党工委副书记牵头主抓,配备专职联络员,构建“党政主导、政协联动、委员参与”的工作体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专项阵地拓载体,按照“六有”标准打造“有事来协商”同心圆工作室,并在6个社区设立协商议事室,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协商平台矩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商量事的地方”。专业智库聚智慧,组建“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智库,吸纳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商会代表、法律人才等40余人,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项目决策等提供智力支撑。
深耕协商为民,打造闭环赋能的治理样板
街道政协联络组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群众关切,构建“全链条协商—精准化破题—实效化落地”的工作模式,让政协协商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多元选题摸实情,通过“党政交题+委员荐题+各方征题+政协选题”,精准锁定了老旧小区改造、便民市场升级等6个民生议题。近年来,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了安置二小区便民交易点升级改造、检察院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等5个民生难题。今年,围绕“有事来协商”“有事找纪检”协同发力,选取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消防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等难点问题开展重点协商。灵活协商聚共识,常态化开展“小微协商会”“流动坝坝会”,组织下沉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居民代表等面对面协商,收集“独居老人缺乏关心关爱、2-3岁婴儿照顾难、小区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绿化树木亟待修剪”等意见建议超100条。闭环落实见成效,建立“协商—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形成《便民市场规范化管理建议》《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案》等建议,其中7项建议被纳入街道年度基层治理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关口社区成立“好邻居帮帮团”帮扶独居老人、龙祥社区建成托幼中心及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等实事落地,真正实现“协商成果”到“民生实效”的转化。
激发委员活力,彰显新时代责任担当
街道政协联络组坚持搭台赋能,以“书香政协”为载体、以 “守护民心”为抓手,推动委员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书香赋能强本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政协理论知识等,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实地观摩”形式,组织集中学习8次,撰写心得体会40篇,推动委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助学助困暖民心,连续3年发起“金秋助学”公益行动,陈恭丽、杨定学等委员带头捐款,街道累计募集资金超28万元,普惠资助辖区270名大学新生。今年,将启动2025年助学活动,计划联合区域企业扩大资助范围,打造“政协+公益”特色履职品牌。共建共治显担当,委员们主动下沉一线,联社区、联企业、联群众,开展惠企政策解读8场,协助解决融资贷款、政策申报等问题20余个,帮助调解矛盾纠纷10起,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和“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