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案建议摘要(七)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提案471件,经审查立案350件,现已交付有关单位和部门办理。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提案质量,展现委员履职风采,现将提案者持续关注或集中聚焦的提案建议陆续摘要刊登,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本期刊发第七期  关键词:提振消费


民建泸州市委会

《关于以水上运动项目为突破口,打造国家体育消费城市的建议》

当前,国内外水上运动逐渐普及。水上运动项目及相关比赛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市民身体素质,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泸州是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但城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未能有效展现泸州的人文风貌。长江、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非常良好的水上运动资源未能充分展现,不能将全民健身和亲水元素相融合,无法推动泸州市水上运动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建议:一是采用商业运营模式展现酒城文化特色。水上体育消费新场景可以酒城品牌为设计理念,也可吸纳酒业企业进行建造,以自己的企业进行命名等进行商业运营,充分展示泸州市城区风貌整体性、系统性、创新性,面向全世界宣传展示共富共美的“酒城泸州”。二是举办各种水上赛事打造国家体育消费城市。利用“体育+商场”“体育+旅游”“体育+休闲”模式,拉动体育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举办水上体育服务展销会、全民水上健身赛事活动,打造国家体育消费城市。三是强化安全管理,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水上运动基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救生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工作,增加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语。四是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水上运动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与附近酒店、餐饮等商家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市政协委员宋国楷、廖泳清、徐春桃、邹西丹、李凌、冯继虹

《关于充分发挥泸州文博资源优势助推泸州文旅消费提档升级的建议》

泸州文博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博物馆“泸州市博物馆”,有关于红色革命的护国战争纪念馆、泸顺起义陈列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有展现特色产业发展史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泸天化博物馆、洞窝水电站等;有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泸州市长江博物馆、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等;还有朱德旧居陈列馆、蒋兆和故居、杨森公馆“泸庐”等人物纪念馆。这些博物馆藏品品质之精,价值之高,但总体呈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象,文博资源带动文旅消费的活力没有被激发出来。

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提升城市知名新高度。从文博资源中寻找泸州地方文化IP,重视网红博主在城市推介上所具有的“以点带面”能力。积极发展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网络红人担任文博推荐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广大网友展示泸州博物馆藏品;邀请网红导游、探店主播、网红摄影师、网红自驾团队等来泸体验;邀请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李子柒等有影响力的网红宣传推介具有泸州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加强本地网络红人、带货达人和讲解人员的培养,让更多流量转化为泸州形象提升的不竭动力。二是加强提炼,赋予文博资源新内涵。可将展品的流传历程、发掘状况、修复经过等进行展示,丰富展品的文化信息和展览的文化内涵;挖掘文博资源与泸州特产的内在联系、相互赋能;紧扣中国白酒博物馆的文化内核和性质定位,提前规划文创集群,提早谋划宣传内容,为中国白酒博物馆首发“造势”;围绕中国白酒博物馆核心区域,整体包装“老泸州·大河街历史文化街区”“滨江路”等项目,提升文博游规模。三是协同联动,催生文旅消费新资源。加强与各地各类研学机构合作,联合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公益服务单位,共享资源,将博物馆资源与本地优秀景区串联打造为具有竞争力的研学基地;加强与其他城市和优秀旅行社合作互动;提前规划发展酒城文旅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诸如“酒城我家乡、好吃好玩我推荐”等体验活动,形成更强大、更可信的推介力量;加强统筹全市交通、宾馆、餐饮等行业,制定适宜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政策,从“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市政协委员熊亚楠、潘浩

《关于推动消费振兴、促进消费扩容提升的建议》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旧房装修改造”成为消费市场的热门关键词,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也有效激发了市民“换新”消费热情。在消费复苏的同时,群众高涨的消费热情与局限的消费载体、混乱的消费环境形成反差。

建议:一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推进城市消费载体升级。依托泸州绿地健康科技城,有效整合川南汽车公园、川南汽配城、长江湿地公园、山河明月·醉酒城、欢乐派等优质资源,打造城南新型消费商圈。引进大型商超、购物中心落地绿地城,完善山河明月·醉酒城等文旅消费场景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西南汽车国际交易中心项目落地建设,重构和升级汽车交易市场,推进城南片区消费载体升级。二是开展标志性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消费品牌。抢抓传统节日和寒暑假期文娱消费黄金期,策划推出元宵民俗活动、非遗国风活动、龙舟文化宣传活动等节会品牌,借力新媒体传播乡土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探索“传统展会+电商新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依托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旅博会、糖酒会、茶博会等会展活动,深度推广护国陈醋、纳溪特早茶、护国柚等特色农产品和泸州老窖、张坝桂圆林、尧坝古镇、山河明月·醉酒城等景区景点,全力激发消费活力,打造泸州特色品牌。三是强化政策宣传执法,优化消费补贴市场环境。建立完善消费券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消费券发放和使用过程公平、透明、可回溯,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用户与商家的参与体验。同时,加强消费券领取使用宣传和倒卖有价票证违法执法宣传,让消费券充分发挥聚焦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作用。


市政协委员廖泳清、封晓川

《关于进一步激励消费、拓展民企生存空间的建议》

面对出口不畅、内需不振的严峻形势,我市相当部分民营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重重困境。为振兴中小微民营企业,建议采取超常规措施激励消费、拓展民营企业生存空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建议:一是鼓励扩大各类消费。积极鼓励和发展美容、健身、运动、温泉洗浴等消费项目,打造“休闲之都”名片,喊响“安逸泸州”口号,营造舒适、安全的消费环境,吸引成渝客户群,扩大社会就业。二是向外推广泸菜泸味。依托泸菜泸味优势,推动酒业和餐饮融合,打造餐饮名店,吸引外地人来泸消费。大力开展餐饮服务人才培训,培训一大批“金牌导食员”,以深厚的餐饮文化和热烈的消费氛围引领,推动消费升级扩张。通过繁荣餐饮业带动特色食品生产、农产品规模生产。三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增加企业担保贷款基金额度,加大对企业贷款周转支持力度。指导协助有条件的民企申请直接融资,获得更多长期低息资金。拓展“酒城同心·金融速贷”等信贷品牌,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信贷帮助。四是规范执法优化环境。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随机执法、执法报批、综合执法等项规定,推行企业评价执法部门服务机制,倒逼部门约束侵权行为。加强政府执法审计巡察监督,强力规范执法行为,致力打造“无事感觉不到、需要随叫随到”的政务环境,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洼地”,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泸州,汇集发展洪流。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