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交提案471件,经审查立案350件,现已交付有关单位和部门办理。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提案质量,展现委员履职风采,现将提案者持续关注或集中聚焦的提案建议陆续摘要刊登,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本期刊发第五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
市政协委员马跃洲、申刚、朱向前
《关于持续优化泸州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建议》
民营经济作为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诸多困境。泸州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发展亟待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建议:一是金融创新赋能。设泸州市民企信用担保公司,政府主导多元协作,增信助贷,为初创成长型企业开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推“产业集群贷”,依特色产业链打包授信,稳资金链。拓展渠道,引企对接股交市场、发可转债,办“资本对接会”,配金融辅导员,助企融资。二是产业升级强链。推“技术革新伙伴计划”,促高校院所与民企合作,共享成果,政府补贴场地设备费,破技术瓶颈。建“园中园”,给入园企业优惠,吸配套企业,成完整产业链,建产业联盟,促交流对接,共拓市场。三是政策落实破壁。组“政策护航专班”,跨部门精英梳理、宣贯、督查政策。建线上“政策云平台”精准推送,线下“大讲堂”实例讲解。引入第三方评“红黑榜”,挂钩绩效,设“一键投诉”即时处理,保政策落地。四是招商闭环固巢。转招商理念,重“留商”,建全生命周期档案,签约即启配套预案。多部门联动,保用地交付、基建到位,产业税务兑现政策、回访解难。设“招商大使”监督服务,优后续招商,引优质项目。五是扶商专班助力。建扶商专班,多领域人才组队,一对一帮扶入驻企业。精准剖析运营难题,定制规划方案,全程跟踪政策配套。从解读政策到协助申报、解决落地难题,像补贴申领、税惠衔接等,为民营经济打造优良环境,激活市域经济新动能。
市政协委员朱向前
《关于聚焦企业感受塑造营商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GDP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增率与部分市州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发展后劲也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营商环境距一流营商环境还有一定的差距。
建议:一是更进一步促进政企沟通。市、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举办政企恳谈会,搭建政务服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二是强化政策直达快享。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的直达快享和免申即享,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快速流向经营主体。三是部分惠企政策适当降低准入门槛,让惠企政策真正惠企,尽量能达到普惠。四是强化企业要素保障,确保企业能招进来、留的住、发展的好。充分考虑各区县工业用地指标,确保确需用地的企业能有地可用。市级层面出台工业用地指导价,避免各自为政,形成非“良性竞争”。三是强化金融服务。通过财政、金融、产业、标准四项政策集中发力,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四是提前完善气、电、水、排污等相关配套,减短企业建设周期,让新招引企业能更快建成投产。
市政协委员李金龙
《关于聚焦房地产企业塑造营商环境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房地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样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房地产企业作为地产市场的主角,其对市场的敏锐反应和对营商环境的体验感受,决定了其是信任拍地还是摇头观望,最终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建议:一是针对性为地产企业松绑、减负,救其于“危难”。建议政府逐一排查、因事施策、一事一策,对企业主动自救,有能力重启项目建设、且能缴清土地款的,可减免其“滞纳金”或违约金。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同时,尽快收清土地款和相关税费,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购房老百姓早日实现安家梦,更为重要的,是让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闪耀出我们无比优越的营商环境。二是切实解决地产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中小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给予企业更多授信、更多直接贷款和开发贷款,合理调低购房首付和房贷利率。三是引导房地产企业依法、诚信、规范化经营,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议对我市房地产企业建立“红黑榜”制度,宽严相济、奖惩并用,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塑造更加温馨、优越、可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