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直面过去,不畏将来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风筝这一简单却寓意深远的符号,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作者卡勒德·胡塞尼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两个少年—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间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以及阿米尔成年后寻求救赎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人性、友谊与救赎的杰作,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成长小说。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那些真实而感人的情节深深吸引。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童年时光是那么美好,他们一起爬树、搞恶作剧、看电影、放风筝,共同度过了许多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阿米尔的懦弱和背叛逐渐浮出水面,他在一次风筝比赛中目睹了哈桑为保护他而遭受的凌辱,却选择了逃避和沉默。这一行为不仅深深伤害了哈桑,也让阿米尔自己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哈桑这个角色无疑是全书中最耀眼的灵魂。他忠诚、勇敢、善良,对阿米尔的爱无私而纯粹。他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不仅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也成为了忠诚与牺牲的代名词。哈桑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友谊和忠诚的真谛,他的行为超越了身份与境遇的束缚,展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与正直。

随着故事的深入,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也显得尤为动人。他在逃离阿富汗后,在美国度过了孤独的岁月,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愧疚与自责。直到多年后,他得知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并且已经不幸离世,才终于鼓起勇气踏上回阿富汗的路途,去拯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离开故土,逃往异国,再度归来,物是人非。作者以毫不掩饰的修辞来形容自己亲眼所见——此时此景,阿富汗的男人差不多都死绝了,这个国家几乎见不到任何成年男子,男人已经成了稀罕生物。当前,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斗争升级,造成大量平民死伤,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让人痛心不已。“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因为被守护,因为有人在抵挡黑暗、负重前行,我们才得以栖息于宁静之中。

《追风筝的人》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阿米尔的懦弱与背叛、哈桑的忠诚与牺牲,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救赎,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本书教会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与罪行,积极寻求救赎与自我完善。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友谊与忠诚的珍贵与重要,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

此外,《追风筝的人》还让我对阿富汗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描绘的阿富汗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刻体会到战争与冲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与灾难,也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感恩幸生于中国,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总之,《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震撼,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就像一场追风筝的比赛,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