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服务发展急先锋 建言献策生力军 ——记纳溪区十一届政协委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小平

日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工程实训基地建成投用,西部工匠城核心区9个项目有序推进,在这些项目现场,时常见到一个人在忙碌,他就是纳溪区十一届政协委员、纳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小平。


勇担当
当好项目建设排头兵

“项目是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谋划好、推进好、服务好。”面对“西部工匠城”这一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作为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建设具体负责人,罗小平广泛学习各地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城市建设等经验,围绕发展技工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基础配套等内容,谋划包装“中国酒城匠心基地”项目,成功入选省重点项目,为核心区建设提供了项目支撑。

      “不是罗局长多方协调,我们这个项目怕早黄了。”泸州交通技工学校校长张明英说。因学校租赁的东之阳园区厂房手续不健全、园区配套设置不到位,学校实训基地迟迟不能投用。罗小平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协调纳溪经开区园区管委会、东之阳园区业主和相关部门,并将项目纳入工匠城核心区联席会议进行调度,协调解决产权证办理、园区供水等问题12个,终于在今年9月初完成相关手续办理,确保了学校实训基地在新学期正常投用。
      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启动建设以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罗小平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工程实训基地、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党群服务中心、悦来城(匠艺街)商业综合体、匠心花园等4个项目建成投用,纳溪区公共实训基地、核心区骨干道路等9个项目有序推进,争取到G93新增“西部工匠城互通”城市IP,西部工匠城核心区渐具雏形。他本人被纳溪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工匠城核心区”建设先进个人。

善作为
做好民生保障助推器
      人社部门是民生保障部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分管就业的副局长,罗小平带领同事们认真研究政策,努力让更多政策红利惠及于民。
      “要发挥好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帮助残疾人、建档立卡户等群众增收致富。”牵头落实农村公益性岗位783个、城镇公益性岗位148个,稳定脱贫群体收入。实施“出现一人、认定一人、帮扶一人”动态管理机制,帮助1700余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部门协同+县乡村三级联动+个性化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开发见习岗位、高频次推送就业岗位、支持有创业意愿学生创业等多种方式,实现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建成省级就业见习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5个。

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务体系,成立区级劳务公司1个、镇级劳务专合社13个、培育村级劳务经纪人177名,帮助4300余名大龄农民工、居家妇女实现就近灵活就业。


显身手

做好建言献策生力军

作为一名新晋政协委员,他时刻牢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职责,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建真言、献良策,交出一份份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泸州泸天化省级化工园区申创成功后,如何实现纳溪化工老城涅昙重生?他撰写《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百亿化工产业突围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发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泸天化化工园区,这个全国唯一的“园区+院校”化工产业区县优势,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百亿化工产业突围发展,其建议已被纳入园区建设整体规划。

围绕如何实现“桥通城兴”,他深入调研、撰写《抢抓长江南北通道贯通机遇加快建设工匠城核心区的思考与建议》《依托第二医教园区着力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化的思考》,得到区委书记肯定性批示,责成相关部门抓紧研究落实。

围绕旧城改造民生诉求,他提出《关于激活城市印记将皮化厂老旧小区打造成创意园区的建议》提案,以新发展思路激发旧城活力,成为所属街道打造“三线文化”创意街区、工业旅游线路的参考依据。

由于他善思考、善建议,他还被聘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第二届纳溪区特聘监察员,2023年被评为“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纳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