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泸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公告

市政协正在筹建的文史资料陈列室是展示人民政协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具有历史展示、文物收藏、文化交流、研究利用、学习联谊等综合功能,为丰富展陈内容、提高展陈质量,特向市级相关部门、区县政协、各民主党派、市政协各委室、部分政协离退休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征集市政协相关文史资料,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一)反映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人文传说、重要文化典籍以及传统历史文化中展现民主协商基因的相关资料;

(二)反映泸州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体现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发展史的各种历史资料。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党政领导同志(含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视察泸州的相关史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图册、出版物等,对泸州工作的讲话、指示、批示、题词等。

(四)反映泸州市政协组织发展历程(包括组织体系、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经常性工作、自身建设的物证资料)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工作和代表人物的资料、文献档案、图片、图书著作、题词、音像资料、实物等。

(五)反映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展历程、工作成绩和代表人物的资料、文献档案、图片、图书著作、题词、音像资料、实物等。

(六)反映各区县政协发展历程、工作成绩和代表人物的资料、图片、文史资料、实物等。

(七)反映参加政协的各人民团体、界别组织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事迹资料、文献档案、图片、图书著作、题词、音像资料、实物等。

(八)反映泸州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代表人物和典型事迹的资料、文献档案、图片、图书著作、音像资料、题词、书画作品、实物等。

(九)反映泸州市政协重要履职成果(全委会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简报、视察考察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等)的重要物证资料;

(十)历届政协委员或相关人士撰写的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历届政协领导和工作人员收藏的有关实物资料;

(十一)各级各部门出版发行的市志、县志、史志、年鉴等文史资料,泸州人士出版的各类著作和外地人士出版的关于泸州的著作;

(十二)各级政协组织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辑;

(十三)历届政协委员和各界名人优秀摄影、书画作品;

(十四)其他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藏品。

二、征集展品资料类别

(一)文字资料。包括重要报刊、书籍、回忆录、信函、笔记、日记、手稿、通知、文件汇编、资料汇编,名人著述等。

(二)图片音像资料。包括相册、照片、胶片、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音像制品。

(三)实物资料。包括各类代表证、出席证、证件、证书、印信、勋章、徽章、奖章、奖牌、奖状、喜报、图章、其他实物等。

三、征集要求

(一)所征集资料必须客观真实。遵循“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原则,要求资料内容真实、具体。

(二)提供的图片、实物资料、影像资料,请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主要参加人的姓名、时任职务等。

(三)所征集实物以原件为主,珍贵实物和手稿等文史资料复制品或仿制品亦可。

四、征集方式

(一)单位或个人捐赠。

(二)单位或个人委托泸州市政协寄存、保管。

(三)对个人所有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史资料,可商榷购买或复制。

五、有关事宜

(一)如有反映泸州市政协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物和珍贵史料,请及时与泸州市政协办公室联系。

(二)泸州市政协对捐赠人发放收藏证书,文史资料陈列室对捐赠、寄存的文史资料、实物进行登记整理,妥善保管,合理展陈。

(三)捐赠史料可与市政协办公室联系或直接送至泸州市政协办公室。

(四)邮寄史料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泸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字样,邮寄或发电子邮件时请注明作者姓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五)联系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办公室  邮编:64600

联系人及电话:鲁几源 18982721512

电子邮箱:285017478@qq.com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