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资源,对于促进全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两地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统筹发展规划,二是缺乏优势互补的体制机制,三是缺乏多元成果转化路径。
为此,省政协委员、泸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泸州市委会主委马宗慧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协同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建议在成渝地区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科技成果信息,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成果转化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
技术交易市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建议在成渝地区建设完善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流转和交易,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在成渝地区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人才交流与引进
人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在成渝地区建立完善的人才交流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此创新创业。同时,要加大对本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条件。
五、加快建设川渝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
将“川渝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整合成渝双城科研仪器、科技平台、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科技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设川渝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方面形成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设备处置、认证培训、仪器金融等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平台辐射区内的重大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落地,确保区域内产业共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方面的政策基本一致、有效衔接,保障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序共享。(来源:泸州致公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