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两会专题】住泸省政协委员刘旭晴:加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民营经济是推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全省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49.6万户、增长20.9%。去年以来,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泸州为例,出台了《泸州市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规范行政机关涉企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等措施,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全力以赴破“茧”焕新。如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促进高质量发展?

“政策千万条,实实在在落地才是‘第一条’。”在住泸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泸州市委会主委刘旭晴看来,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就是要加快打通各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对此,她建议,可通过实施涉企政策成效评估,开展政策兑现“一站式”办理等措施,帮助企业吃透政策、运用政策。

在提升营商环境、保障政策支持、鼓励科技创新的同时,为民营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供血”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刘旭晴建议,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白名单”,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鼓励民营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科创债、绿色债券等各类债券直接融资;支持民营企业以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等发行证券化产品;引导银行机构适度下放信贷审批权限,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信贷审批效率,缩短贷款发放周期。“提供多渠道、短周期的金融服务,才是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的根本。”刘旭晴说。

版权所有:泸州市政协委员会 蜀ICP备17002731号-1
泸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信访举报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225号(泸州市政协)
联系电话(举报电话):0830-2584438    举报邮箱: 565357031@qq.com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