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古蔺的十三个夜晚(下)
古蔺,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中央红军长征自1935年1月29日进入四川省古蔺县,到9月10 日离开四川省若儿盖县,转战时间长达8个月,行程10000里左右。期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围绕古蔺转战54天(1月29日至3月23日),红军在古蔺本土行军21天,毛泽东同志三进古蔺,在古蔺行军计16天,居住了13个晚上。
第九夜,1935年3月16日,庙山(今茅溪庙林)
鲁班场战斗失利后,红军连夜向茅台方向转移,寻求新的机动。毛泽东与军委纵队由茅台“三渡赤水”进驻川黔交界的陈福屯—庙山地域,当晚住庙山。其他部队仍驻贵州:红一军团驻茅台,红三军团驻仁怀,红五军团驻茅台,红九军团驻桑树湾。
18时,军委急电一、三、五、九军团首长部署《三渡赤水行动计划》:“我野战军决于今16晚和明17日12时以前,由茅台附近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该部署严密规定了过河的时间、过河后行走路线、隐蔽休息地点、警戒方向等,是一份非常周密细致、精心安排的行动部署。从渡河时间上看,红军三渡赤水是罕见的、高调的白天渡河,目的是让国民党飞机侦察到,红军往四川走,仍取北渡长江之势。
殊不知,红军三渡赤水,是一次“假走真隐”的全军大佯动。
第十夜,1935年3月17日,石宝寨(今石宝)
毛泽东与军委纵队从庙山出发,经盐井庆、长房子、石山到达水口寺(今茅溪),又经赶场坡、关家沟到马跃水(今马跃),再经下家坪、石节坡、李子坳抵达石宝寨(今石宝)。当晚,在石宝寨宿营。这一天,红军大部渡过赤水河,进入古蔺东部隐蔽。红一军团从茅台渡口三渡赤水,经草子坝、熊洞湾翻越混元山进入古蔺县境丹桂镇白良村垭口,再经金岩、三元场、金华大垭口、驻马店、双龙场、大坪上抵达土城镇趱营台(今赞台)和改路沟一带宿营。
红三军团分军从草帘溪和鄢家渡渡过赤水河后,进入古蔺县境水口镇天府村和石宝镇的石口村。从草帘溪过赤水河的红军经豆土湾、杨家坳、留九坝、庙山、凡家坪、金钟、老鹳窝、关家沟到达水口寺宿营;从鄢家渡过赤水河的红军经环山子、田坎脚、官陡山、佘家坪、高家岭、土地坝、冒沙井、罗家山、马家岩抵达石宝寨与军委纵队汇合。
红五、九军团仍在茅台及赤水河上游沿岸一带作断后掩护转战。21时,朱德致电各军团和军委干部团首长:“我野战军决明18号以一部停在茅台西岸扼敌,主力西进到待机位置,以便休息。”并对各兵团行动作了具体部署。
第十一夜,1935年3月18日,两河口(今丹桂)
毛泽东与军委纵队从石宝寨出发,经石敢当、八字手、落马洞、大岭上、安家屋基、洗马塘抵达两河口(今丹桂)宿营。断后的红五军团经茅台渡口渡过赤水河,当晚在卢家坪宿营。红九军团当晚在草帘溪宿营。至此,红军全部“三渡赤水”进入古蔺境内隐蔽。同日,经军委同意,警卫营机枪连连长叶荫庭组织,在古蔺县水口长坝槽,用改造的4挺高射机枪组成了对角交叉火力网,用85颗子弹击落国民党军飞机一架。1935年4月5日《红星报》第十三期报道说:“捷报,3月18日,蒋敌黑色大飞机一架低空飞至长坝槽,被我警卫营防空排射弹八十五发,击落在茅台附近。”
红军走后,当地群众把牺牲战士的遗体,掩埋在陈胡屯垴垴上。1956年至今,水口(今茅溪)的群众,每到清明节,都要到陈胡屯垴垴祭拜红军烈士。
第十二夜,1935年3月19日,大村上街(今大村)
毛泽东与军委纵队经何家嘴、洗马塘、阳宝洞、水田寨、李万沟、石子岭、羊叉路抵达大村上街(走访调查多人,证实在板桥石罗家大院)宿营。
在长坝槽被敌机炸伤的30名红军战士,随军来到铁厂杉树坪,由李培生医生医治。一渡赤水时,在青杠坡战斗中受伤的6名红军战士也曾留在此地医治养伤。铁厂“杉树坪”被当地人民称为“树坪红军医院”。红军在白沙场时,当地医生傅子安不顾日后被“清算”的危险,把重伤员黄果益掩护在自己家里医治。红军在丫叉场(今观文镇),把受伤的多名红军战士留给当地医生彭正楷医治,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同志专门接见彭正楷医生,感谢他为红军战士疗伤。
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留在古蔺养伤的战士非常多,今天为止,我们已知道有名字的就达92名。这些留在古蔺养伤红军战士,都得到了古蔺人民的掩护和帮助,他们有的医好病后,又去追赶大部队;有的牺牲在古蔺,长眠在古蔺的山水之间;有的医好伤后,无法寻找到部队的消息,留在古蔺,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生活在古蔺,直到全国解放后,与古蔺人民接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晚23时,毛泽东等向各军团发出命令,要求次日(20日)停止活动,原地隐蔽待命。
看来,红军即将展开重大行动。
第十三夜,1935年3月20日,东新(鱼洞沟)
当日白天,毛泽东等在大村秘密谋划。这一天,是红军最为紧张的一天。“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这一天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也是国共两党最高领袖智慧较量的一天。
当天早上向各军团发出:“我军西进不利,决东渡,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发展的严重紧急关头,各军团首长要坚决与迅速组织渡河,务必做到限时渡毕”的电令。
接着,军委两次部署疑兵,伪装主力,迷惑敌人。
下午15时,军委指示;“一军团应留一个团在镇龙山,今日向古蔺游击惑敌”。
下午17时,再次指示:“为迷惑川、滇敌人起见,一军团主力在镇龙山应留一个团,并派队逼近古蔺方向之敌游击,伪装我主力西进。”
接到命令,红一军团以一个团,奔袭镇龙山、佯攻古蔺城,摆出北渡长江的架势,迷惑敌人。同时,军委派三局局长王诤以“单人单机”担当疑兵电台,在古蔺城附近发报。国民党侦察到的信号,都是从古蔺城发出的,认定红军确实“西窜”,必过长江无疑。
蒋介石判断失误了。急忙命令川军、滇军、黔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向古蔺“追剿”,称“以如许大军,包围该匪于古蔺狭小地区,剿匪成功,在此一举,勉之勉之”。
敌变我变。毛泽东见蒋介石大军上当,向隐蔽在赤水河边休息的红军各军团发出了《四渡赤水行动计划》:要求“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向东”。天机不可泄露,军委特别强调:“这次东渡,事前不得下达,以保秘密”。电文电报中“秘密”“坚决”“迅速”“必须”“限时”“严重紧急”等这些措辞中,明显感觉当时的情形是多么的紧张与急迫。忙碌了一整天,毛泽东等在晚上才有时间随军委赶到鱼洞沟(今东新镇)宿营。1935年3月21日,朱德率军委纵队其余部队经大岩口、石板滩、太平渡到达九溪口,从九溪口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毛泽东从渔洞沟出发,经高笠巴、走马坝、燕头上,在麻柳滩过古蔺河,再从老鸹沱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至此,毛泽东结束了在古蔺的16天行程,告别了古蔺。